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大数据技术(510205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叁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电子信息大类

51

计算机类(5102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业(65

信息管理工程技术人员(2-02-30-08

信息系统分析工程技术人员(2-02-10-05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程技术人员(2-02-10-08)数据分析处理工程技术人员(2-02-30-09

信息系统运维岗位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实施数据库管理员

信息技术处理员、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CEAC—信息化应用工程师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信息管理工程技术人员、信息系统分析工程技术人员、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分析处理工程技术人员等岗位群,能够从事信息系统运维、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实施、数据库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

1.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文明生产、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管理学基础、财务基础等知识;

4.掌握计算机的操作的基础知识,熟悉网络技术、网页设计、操

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5.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设计数据库基本知识、使用 SQL 语言操作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掌握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与维护知识;熟悉数据仓库、数据的提取、转换、载入等知识,了解数据挖掘与报表制作知识;

6.掌握至少一门程序设计语言,理解程序设计中的代码开发、基本算法分析、程序调试、程序测试等知识,熟悉软件工程的知识;

7.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知识,包括信息系统分析与 设计的理论、方法、工具等;

8.了解基本的企业管理知识,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应用等知识。

(三)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阅读并正确理解需求分析报告和项目建设方案的能力;

4.具有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能力;

5.具有熟练查阅各种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与处理,进行文档管理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6.具有通过系统帮助、网络搜索、专业书籍等途径获取专业技术帮助的终身学习能力;

7.具有信息系统的维护与应用能力,信息系统的实施能力;

8.具有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能力,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信息系统开发、测试与部署能力;

9.具有数据库应用开发能力,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能力;

10. 具有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基本的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将思想政治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军事理论与军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可将党史、劳动教育、大学语文、信息技术、高等数学、公共外语、创新创业教育、健康教育、美育、职业素养等列入必修课或选修课。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育各种道德素质,提高法律素养、自觉遵纪守法,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本课程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通过课程学习,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树立历史观点、世界视野、国情意识和问題意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的国情中国社会的状况和自己的生活环境。

3.英语

《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中英语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同时,高职英语课程要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在口语和书面写作时加以熟练运用;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能在职场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和陈述;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

4.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所涉及内容包括极限、导数与微分及其营养、定积分和不定积分常微分方程等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让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技巧和思想方法,为后设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其次,逐步培养了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问题能力,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综合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最后还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专业目标服务,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满足后继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需要。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内容涉及了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认知自我;接纳自我;情绪管理;合理优化学习心理;恰当处理人际交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以及远离网络危害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课程学习,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

6.体育

《体育》课程中身体素质锻炼贯穿始终,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中有所提高,掌握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技术,培养其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

7.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针对高职学生特点而组合开设的一门体现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强调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内容包括创业基础理论、创业意识、就业相关基本知识。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和技巧、增强创业意识和精神、了解国家就业方针和政策。开设这一课程,是深化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引导高职学生理性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帮助高职学生了解社会需要及认识自身优势,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发展,激发创业精神。

8.军事教育与训练

《军事教育与训练》课程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激发爱国热情,树立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性、纪律性,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主要内容为:了解我国近代国防史和世界军事形势,增强国防意识。了解现代武器,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和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和作风。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促进校纪校风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学生军事训练教学采用集中训练与军事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军训时间为2周。

9.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信息道德与安全准则,培养学生称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意识,培养民族精神,确立清晰系统的价值取向,养成学生正确的道德意识、良好的行为规范、充沛的职业尊严,增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和企业文化精神,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础。

(二)专业(技能)课程

1.计算机网络基础

本课程主要学习主要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体系结构。其基本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OSI网络体系结构;应用层功能及协议;OSI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网络编址;以太网的技术和运行;网络规划和布线;配置和测试网络等。

2.程序设计语言

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运算符、表达式的应用及计算;基本程序结构;输入、输出概念及实现;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条件分支语句;循环语句、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数组及定义;函数定义及调用;局部变量、全局变量;指针概念及定义;结构体类型和结构体变量;文件操作。

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它的任务是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Java的使用方法以及怎样利用Java开发应用程序,能熟练掌握Java编程技术,提高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通过课堂听课,作业,上机实验使学生能熟练掌握Java编程语句,能阅读和分析较复杂的应用程序并能编写应用程序,能掌握Java面向对象的技术、Java的控件程序设计和图文程序设计,能处理Java设计中的简单故障。

4.网络数据库管理SQL-server

本课程主要学习SQL-server系统管理、SQL-server管理简介、安装配置。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据库原理基本技能与技巧。主要内容有:关系数据库及其标准语言 SQL 、数据库设计、安全与恢复技术。

5.网页设计(静态)

本课程的任务是讲述网页的概念、网页的发布、网站建设的方法及流行的网页设计工具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巧。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网页的概念,熟悉网站建设的原则和操作步骤,掌握HTML格式,创建基本网页,熟练掌握网页设计工具的应用技巧,重点掌握网页设计中的文字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动画设计、图片超链接等关键技术,学会站点的优化管理和发布技术。

6.网页设计(ASP动态)

本课程介绍动态网页设计领域的新技术、新发展,结合最新设计潮流进行案例教学展示网页创作中的创意思路,动态网页设计方面的应用方法与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适合从事网站创意、网页设计与动态网站制作方面的技能,能够熟练地在金融单位、机关以及电脑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站处理及相关网页设计,提高就业能力。

7.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绘图环境设置与基本操作,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对象选择与查询,夹点编辑,图案填充,复杂平面区域图形的绘制,图层与对象特性,图块与属性,设计中心与多文档操作,文本标注,尺寸标注,工程图综合练习,几何图绘制综合练习,图形输出,三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外部参照,光栅图像,对象链接与嵌入,AutoCADInternet。培养学生将专业设计需求与AutoCAD软件功能有机结合的能力,掌握用AutoCAD工具表达、传递、交流工程信息的方法。

8.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时代管理信息系统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重要影响,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了解目前MIS 系统的开发方式和优缺点,详细了解结构化方法的开发思想和相关步骤;了解MIS 系统开发的总体规划方法,并初步具有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能力;理解MIS 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社会综合性系统工程,懂得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

1.数据库信息处理综合实训

数据库信息处理综合实训是通过综合实训,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掌握用数据库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软件开发的基本思路、基本过程和具体步骤,初步体会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提高学生分析解决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实训,要求学生自已动手安装调试软件开发环境和工具;学习和掌握编程规范,提高编程和调试技术水平;学习和掌握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质量测试;让学生体验企业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具备了一项实际、正规的软件开发项目的经验。

2 网页设计实训

《网页设计综合实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门实践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网页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不断上机实习训练达到解决实际的问题。因此,此课程设计中,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习的网页制作知识及以前所学习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按照网站制作的流程,完成一个相对具体、综合的网站,全面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同步)

毕业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并巩固和扩大学生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训练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5.顶岗实习

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意志,感受企业文化,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并遵循良好的规范。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表一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和表二大数据技术专业学分制教学进程表。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序号

姓名

/兼职

职称/职业资格

备注

1

郁杨

专职

副教授

兼职教师都是相关专业知名专家能手。这只师资队伍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爱岗敬业,业务素质较高

2

徐丽

专职

副教授

3

荣喜丰

专职

高级网络工程师

4

闫志英

专职

讲师

5

李海军

专职

助教

6

陈国政

专职

讲师

7

杨世勇

兼职

高级工程师

8

闫军

兼职

高级工程师

(二)教学设施

计算机应用实训室

实训室名称

信息管理实训室

面积要求

1200m2

序号

核心设备

数量要求

备注

1

计算机

400


2

投影仪

8


3

实训工作台

8







大数据技术专业校外实习基地

序号

校外实习基地名称

合作企业名称

用途

1

计算机信息技术实训基地

富迪信息公司

顶岗实习

2

石河子电信公司

石河子电信公司

顶岗实习

3

石河子电视台

石河子电视台

认知实习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使用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专业教材。学校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学院配有图书室和阅览室,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学院共有专业图书资料35.27万册,中文纸质专业期刊177种,电子专业期刊204种。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有关网络技术、方法、思维以及实务操作类图书及电子图书,信息技术和传统文化类文献等。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网络信息点数800个,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15GB,上网课程数43门,数字资源量2014GB,其中电子图书41GB。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教学资源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学可操作性等因素,选用多元化教学法,辅助其他的教学方法(如:常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1)“讨论”教学法

课堂较为灵活,教学过程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根据长期工作的经验总结,模拟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示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快、更直观地掌握表现方法的应用,精选一些典型实例进行示范教学,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且加快学习进程。

3)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

(五)学习评价

使用多元化考评体系,结合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课程考评(期中期末考评)的方法。过程考评主要考核学生的技能和素质,课程考评主要考查知识掌握情况。

考核办法:课程考评的具体方法是以闭卷的形式,以书面形式考查学生知识点掌握与应用。过程考评用来考核团队合作精神、积极探索的精神、操作任务和技能训练完成情况。过程考评则由自我评价、分组组长评价及教师评价三部分构成,主要考核学习过程,着重考核学生的自觉、自律能力、平时学习情况及职业素养。从考勤、课堂学习、实训报告、达标检测题四个方面考核。

技能考试,过程考评占60%(自我评价占10%,分组长评价15%,教师评价35%),期末考试占40%

(六)质量管理

1.学院建立有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 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学院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院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组织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毕业时学生应修完规定的所有课程并进行实践教学的训练成绩合格,体育达标,思想品德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

1.学生修满152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必须修满39学分,专业核心课56学分,信息管理方向拓展课9学分,信息开发方向拓展课9学分,实习实训课27学分,公共选修课12学分;

2.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3.取得1+X证书中与本专业相关一项中级证书。

4.取得行业认证资格或水平证书初级及以上。

5.取得市场认可度高的企业认证中级及以上。

注:其中第4项和第5项为可选项。

十、附录

表一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单位: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合计

理论教学

15

16

16

16

14


77

实践教学

1

2

2

2

4

18

29

复习及考试

1

1

1

1

1


5

假期

5

6

5

6

5


27

机动

1

2

1

2

1

1

8

入学教育及军训

2






2

毕业教育






1

1

合计

52

52

45

149

表二 大数据技术专业学分制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别/性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总学时数

其中实践课时

学分数

考核方式

各学期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

考试

考查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6

18

18

18

18

18

公共基础课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

6101101

32

6

3


2






2

思想政治理论课

6101102

36

6

3



2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6101103

36

7

2




2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6101104

36

7

2





2



5

形势与政策1

6101105

16


0.25


1






6

形势与政策2

6101106

18


0.25



1





7

形势与政策3

6101107

18


0.25




1




8

形势与政策4

6101108

18


0.25





1



9

体育1

6101115

32

32

1


2






10

体育2

6101116

36

36

1



2





11

体育3

6101117

36

36

1




2




12

体育4

6101118

36

36

1





2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6101128

10


1


2M5






14

军训

7101101

98

60

2


38






15

英语1

6101110

32

10

2


2






16

英语2

6101111

36

10

2



2





17

高等数学

6101114

64


4


4






18

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

6101121

64

32

4


4






19

应用文写作

6101126

36

18

2



2





20

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6101122

38


1


2F8

讲座





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000140

32


1



2F16





22

美育

6000141

32


1




2F16




23

职业素养

6000142

32


1





2F16



公共基础课小计

824

398

39



18

10

6

6



专业技能课

专业核心课

24

程序设计语言

4401201

60

30

4


4F15






25

Linux

4401202

60

30

4


4F15






26

数据库原理

4401204

64

30

4



4F16





27

网络数据库管理SQL

4401205

96

48

4




6F16




28

网页设计(静态)

4401206

64

30

4



4F16





29

网页设计(动态)

4401207

64

30

4





4F16




30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4401211

64

30

4





4F16




31

计算机网络基础

4401210

64

30

4



4F16






32

云计算基础

4401220

64

30

4





4F16




33

数据库应用技术(Oracle

4401225

56

30

4






4F14



34

软件工程

4401213

64

30

4





4F16




35

JAVA语言程序设计

4401222

56

30

4






4F14



36

信息管理系统

4401219

64

20

4




4F16





37

网络组建与互联

4401224

56

30

4






4F14



38

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

4401220

56

30

4






4F14



专业核心课小计

936

426

56









专业技能方向课

39

模块一

信息安全

4401301

64

16

3





4F16



40

管理学概论

4401302

64

16

3



4F16





41

市场营销

4401303

64

16

3




4F16





信息管理方向课小计

192

48

9









42

模块二

物联网基础

4401304

56

16

3






4F14


43

网站开发与管理

4401305

64

16

3




4F16




44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4401306

56

16

3






4F14



信息开发方向课小计

176

48

9









实习实训课

45

专业实践

Linux实训

4401203

30

30

1


30L1






46

网页设计实训

4401207

60

60

2



30L2





47

数据库信息处理综合实训

4401209

60

60

2





30L2




48

CAD实训

4401221

60

60

2






30L2


49

认证实践

考工辅导取证

440305

60

60

2





30L2



50

实训实践

综合实训

4401214

120

120

2






30L2


51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

4401218

420

420

14







30F14

52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同步)

4401212

120

120

2







30L4

实习实训课小计

930

930

27









专业技能课小计

2218

1436

101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小计

192


12










周学时数






26

26

24

26

24

30


3234

1834

152



416

468

432

468

432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