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学院新闻

爱心立德 奉献树人-----记兵团职业院校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邵静

        邵静,女,1989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机械加工专业教学工作,副教授,现担任机械电气工程分院的机械教研室主任。她安教乐教,恪尽职守,默默耕耘,努力拼搏,“爱心立德,奉献树人”是她事业追求的目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她的自律信条!

《左传》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树人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它夯实了教师,立德树人的基础—爱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巴特尔也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她就是这样一位教师,没有索取,而是付出,只有给予和自我牺牲。她用爱心,扬起学生心海的风帆。

一、勤奋教学,潜心教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她追求的境界。教学中,她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坚持业务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自踏上三尺讲台那天起,她就把一颗心全交给了学生,她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她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于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邵静老师任教以来先后担任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图》、《钳工工艺学》、《机修钳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教材》等十七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年教学工作量近500节,超额完成教学工作任务。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她注重课程改革和科研工作。邵静老师负责《金属工艺学》精品课程和参与《工程制图》精品课程均获得校级精品课程。她负责完成了数控加工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订;完成《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农业机械制造与装配》、《机械制造与工艺》、《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新增专业方案的撰写工作;并承担学院国家重点专业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和省级重点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钳工技能训练》、《机械加工装配技术》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的撰写,完成钳工实训室设备购置计划、安装与调试;参与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图样的识读与绘制》教材的编写;负责《金属工艺学》和《图样的识读与绘制》两门网络课程的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2007年担任机械教研室主任任职以来,她负责建立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带领团队保质保量的完成专业团队的各项建设任务。

近五年来她共参与各类课题研究7项,其中主持一项省级课题,参与三项国家级课题和三项省级课题。2012年获得兵团中等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项目,并负责《以就业为导向中等职业院校钳工工艺学课程及教材建设创新研究》的课题研究。她带领课题组成员,制定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分阶段进行检查落实,逐步完成课题任务;在她的示范和引领下,团队成员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她主编出版教材《钳工加工技术与实训》一部;担任“十二五”高职高专《钳工实训》教材副主编;并在各类公开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如果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那么,追求便成为不断进取的动力。多年来,她一直以“天道酬勤”自勉,把学习融为生活的一部分。邵静老师200312月参加山东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机械制造专业的师资培训,获得国家级机械加工骨干教师证书。20054月她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取得钳工技师资格证书。20077月至9月参加陕西科技大学国家级数控加工专业的师资培训,获得国家级数控专业骨干教师证书。20119月至20127月,在武汉理工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访问学习,获得国家级高校骨干教师访问学者资格证书。201111月参加了Tri-University Research Workshop on Advanced Engineering(中澳三校先进工程研讨会),聆听7位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接受许多新的理论知识的和实践经验,了解了许多科研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及时把学习经验应用到教学上。

二、用心育人,竭诚奉献

汗水浇桃李,明月表师心。邵静老师以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工作以来,她先后担任11个班的班主任。在班级的整体管理上,讲究工作方法,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总结。重视班干部的培养及作用,能针对不同时期学生思想的变化采取相应对策。努力做到对学生有爱心、信心、对工作有恒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她用无私的关怀,让学生感动的泪流满面,记得她担任99车工班的班主任时,在一个深夜的晚上,家里的座机突然响起,那时已是临晨2点多钟,邵静老师赶紧接起了电话,原来是班中王杰同学急性肾结石发作,邵静老师急忙赶到学生宿舍,和班里同学将王杰同学及时送往医院,她一夜未睡一直守护到上班,并安排班里同学轮流照顾;下班没来及休息就将做好的饭送往医院,她不知疲倦坚持照顾了四天,当王杰的父亲赶到医院时,孩子已有所好转。王杰的父亲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王杰7岁时母亲就去世,在孩子发病时,受到邵静老师母亲般的关怀,家长不知该如何感谢,但邵静老师只是笑了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从教二十五年来,她用爱心演绎着师爱、母爱。她用真诚、宽容、坦诚的爱心,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学生的心。

2013519,邵静老师带领机电一体化121班践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需到拜城中冶宝钢(八钢分厂基地)进行工学结合教学实习。那是在茫茫戈壁滩上建立的企业厂房,几乎每天下午都会黄沙漫天,实习环境和住宿条件是相当的艰苦。企业员工看见已到中年的一位女教师毫无怨言,以身作则,都无比的赞叹。她鼓励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下锻炼成长,她与学生同吃同住在简易的彩板房中,五月的阳光照在彩板上,房中闷热难耐。她深知再艰苦的岗位,也包含着一种责任,一种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班里生病发烧,实习受伤,情绪反复多变的学生时常有之,她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用爱去宽容他们,呵护他们。一有时间,她都会找实习的学生谈心、交流,以了解、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不断与他们沟通思想,增加师生情感,当学生想放弃的时候,她总是耐心地教导他们,说服他们,当实习学生的衣服破了,她为学生缝补,学生病了,她带他们看医生,学生衣服穿得薄了,她督促他们多穿衣服,生怕他们冻坏了身子……她用一颗赤诚的心,热忱的心时时刻刻的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学生在邵静老师的关怀和带领下,不仅在实习期间表现突出,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在机械维修、电焊操作等技能学习上,都取得很大的进步。学生结束实习离开时,单位负责人、厂里的作业长和学生的师傅们,都来给学生们送行,握着邵静老师的手,舍不得这批学生离开,对邵静老师和机电121班的学生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邵静老师以及她所带的班级,不仅为学院争得了荣誉,也为今后的实习基地建立和后续合作打下了基础。平淡是她的本色,耕耘是她的脚步,无悔是她的追求,燃烧是她的价值。

踏实的工作态度、突出的工作业绩和能力,她曾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和“优秀班主任”,20131月获得校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荣获2013年度师市级“巾帼建功先进”荣誉称号。所带班级荣获10次先进班集体和2次优秀团支部荣誉称号,在年终考核中荣获10次优秀。

二十五年的从教时光,邵静老师觉得有愧家庭,她的丈夫2000年因意外去世后,多年来她独自挑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担,当众多的父母把孩子作为家庭的轴心,至宠至爱的时候,她正在备课、批阅试卷、负责专业建设,把更多的爱心和精力倾注在学生和工作上;当女儿中考需要倍加关心的时候,她却出现在课堂上、学生宿舍里、教研活动和示范院校建设的工作中,直至深夜。有一次邵静老师的孩子高烧,孩子看母亲那么忙,没有告诉,自己照顾自己,等孩子班主任打电话询问情况时,她才知道,当时她的眼泪就流了下来。邵静老师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孩子在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中考时,被保送上了重点高中,后有考入985院校。其实亲情在她心中,并未远离,原来,是她的手把她描绘成一幅更博大、更精深的爱的图画;落红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或许,只有这样一道风景,才能展示一位人民老师无私的胸怀;只有这种意境,才能让人感受到爱的真谛。

爱心立德,奉献树人,使她拥有充实的人生,

这就是她,以实干精神默默奉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