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服装设计与工艺(480402)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主要职业面向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主要职业面向一览表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对应行业(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轻工纺织大类 (48) | 纺织服装类 (4804) | 服装服饰设计 纺织服装原材料加工企业 服装制造业 互联网电子商务 进出口贸易 零售批发服务业 | 纺织品和服装剪裁人员(60501) 纺织品服装和皮革毛皮制品加工制作人员(60500) 纺织服装工程技术人员(20223) 服装裁剪和洗染织补人员(41002) | 服装服饰设计部; 服装生产工艺部; 服装制版裁剪部; 服装营销推广部; 服装跟单质检部; 服装设备技术部; 服装企业管理部; 服装产品策划部; | 服装制版师; 服装陈列师;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及服装行业发展需求,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与人文科学素养、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在服装及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策划与设计开发、服装纸样与工艺制作、生产与管理、服装检验与评价等一系列服装专业工作,掌握服装设计专业知识和服装工艺制作技术技能,服装材料检测,服装展示和服装产品销售基本知识及综合职业能力,面向服装制造、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检测技术服务,服装销售等行业能够从事服装产业链生产经营相关环节的工作。培养学生成为设计、制作、检测,销售,管理等复合型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文明生产、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具各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能够分析并解决服装或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
(3)掌握服装材料检测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际选配的技能;
(4)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基础知识及的相关技能以及裁剪制版缝制成衣生产加工技术的基本方法;
(5)掌握对服装产品设计和开发研制的能力,并进行服装与服饰设计、时尚创意设计、文化创新与设计、产品策划、时尚策划与管理的技能;
(6)掌握服装纸样与工艺设计等相关关联的知识和技能;
(7)掌握服装成衣结构设计,并独立完成纸板的结构设计工作任务;
(8)掌握服装制作工艺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并能熟练操作;
3.能力
(1)专业核心能力
①对色彩的敏锐度和对图案创新设计的能力;
②对服装面料鉴别和选配以及检测的能力;
③对服装制作加工仪器和设备熟练使用的能力
④能够策划针对服装专业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服装产品或工艺技术,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⑤具有组织生产、进行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能力,编制服装工艺流程的能力;
⑥项目设计与管理:了解设计与战略、设计与执行、设计与管理、设计与商业等关系;掌握设计管理与设计策划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2)职业岗位能力
①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和跨文化环境下工作,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②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及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并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③具有标准规范的汉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能力;
④熟悉服装行业发展动态,了解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与创新能力。
⑤熟悉国内国际时装的流行趋势,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具有服装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定位、流行预测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及要求见表二。
表二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教学内容及要求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育各种道德素质,提高法律素养、自觉遵纪守法,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本课程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通过课程学习,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树立历史观点、世界视野、国情意识和问題意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的国情中国社会的状况和自自己的生活环境。 |
3 | 英语 | 《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中英语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同时,高职英语课程要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在口语和书面写作时加以熟练运用;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能在职场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和陈述;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 |
4 | 高等数学 | 《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所涉及内容包括极限、导数与微积分分及定积分和不定积分常微分方程等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让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技巧和思想方法,为后设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其次,逐步培养了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问题能力,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综合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最后还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专业目标服务,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满足后继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需要。 |
5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内容涉及了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认知自我;接纳自我;情绪管理;合理优化学习心理;恰当处理人际交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以及远离网络危害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课程学习,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 |
6 | 体育 | 《体育》课程中身体素质锻炼贯穿始终,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中有所提高,掌握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技术,培养其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 |
7 | 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 《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针对高职学生特点而组合开设的一门体现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强调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内容包括创业基础理论、创业意识、就业相关基本知识。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和技巧、增强创业意识和精神、了解国家就业方针和政策。开设这一课程,是深化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引导高职学生理性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帮助高职学生了解社会需要及认识自身优势,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发展,激发创业精神。 |
8 | 军事教育与训练 | 《军事教育与训练》课程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激发爱国热情,树立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性、纪律性,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主要内容为:了解我国近代国防史和世界军事形势,增强国防意识。了解现代武器,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和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和作风。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促进校纪校风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学生军事训练教学采用集中训练与军事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军训时间为2周。 |
9 | 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 |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信息道德与安全准则,培养学生称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
1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意识,培养民族精神,确立清晰系统的价值取向,养成学生正确的道德意识、良好的行为规范、充沛的职业尊严,增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和企业文化精神,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础。 |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一般课程
专业一般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见表三。
表三 专业一般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教学内容及要求 |
1 | 服装色彩与图案设计 | 《服装色彩与图案设计》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色彩的基础知识,服装产品的色彩印花图形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手绘,及电脑软件进行图形的设计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设计制作和销售工作打好基础。提高学生对服装审美的能力,熟练地进行服装效果图设计和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服装辅助设计。 |
2 | 服装款式造型设计 | 《服装款式造型设计》课程重点介绍从审美和主题风格的角度设计服装款式图,对服装的各部位结构进行剖析,培养学生构思创新的能力,对服装各种廓形的设计能力和造型的表现能力,结合形式美学原理完成各类服装款式的设计任务,能够准确地领会设计意图,综合各方信息创作优秀作品。 |
3 | 服装材料学 | 《服装材料学》课程重点介绍服装材料的专业知识和鉴别检测技能,从审美和实用的角度选择面料、里料、辅料等。熟悉各类面料的特性及使用性能,了解学习面料与色彩款式结构以及工艺之间的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服装材料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重点掌握检测和选择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的设计和工艺课程打下基础。 |
4 | 服装陈列与展示 | 《服装陈列与展示》课程学生需掌握服装品牌商业化运作的技能,具备服装店铺陈列管理、服装搭配、商品组合、货品道具展示、橱窗设计,灯光运用和摄影技巧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和的团队合作精神 |
5 | 服装史 | 《服装史》课程需要学生了解中外服装发展的历史与变迁的过程,能从大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方面予以吸收灵感,将服装专业融于整个社会发展之中来研究,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见表四。
表四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教学内容及要求 |
1 | 服装成衣结构设计 | 《服装成衣结构设计》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服装各部件的结构制图技术能力,能够根据面料和款式的特点进行结构设计,同时也能够根据工艺要求制作系列样板,对成衣样板的结构制图和变形创新,并利用所学的制版可以自行设计多款实用性样板并可以独立进行裁剪和制作。 |
2 | 服装CAD应用 | 《服装CAD应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能够熟练操作服装CAD软件,并且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纸样的制作、放码推挡、排料、工艺单的制作。具备快速绘制服装结构图的能力,能够分析各尺寸标准,制定产品缩放号码及规格表,能够完成工业化排料的能力。 |
3 | 服装立体裁剪 |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立体裁剪的方法,掌握原型版的制作并对原型版进行变化,培养学生能够按技术标准完成各种服装立体裁剪任务,能够掌握服装的各种工艺结构方式,并且能够自如选用各种工艺方法。了解成衣结构设计的准确度。 |
4 | 服装工艺基础 | 《服装工艺基础》课程主要了解服装加工的工作流程和各个环节的工艺要求,从各个设备的使用和材料工具的应用到缝纫工艺,熨烫工艺的技巧以及规格的学习,掌握服装基本的缝制工艺,学会工艺流程及各种缝制技巧,最终达到独立完成平车与特殊和不同工艺的制作。 |
5 | 成衣生产加工技术 | 《成衣生产加工技术》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成衣产业概述、成衣生产组织综述、成衣生产准备工程、剪裁工程、缝纫工程、整理工程、成衣质量检验、现代成衣生产技术管理的发展趋势等。培养目标是为服装企业第一线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服装专业毕业生只有具备相应的成衣生产技术管理能力,才能适应成衣产业的发展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上系统地学习成衣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成衣生产技术管理的发展趋势。力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了解和掌握成衣业最新的发展动态。 |
6 | 服装跟单与检验 | 《服装跟单与检验》课程使学生了解服装设计、服装加工制作的工作流程,能够分析服装产品的特点,熟知服装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及质量指标及控制,产品的用途及营销能力和成本管理的能力,对服装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了解。并以此组织生产,培养学生服装生产的管理能力。并且能够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客户意识,具有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是学生对服装企业的组织与资源、服装生产物料采购与管理、服装主要生产过程(裁剪工程、缝制、后整理包装)的组织与管理、服装生产能力与生产计划编制与控制、工作研究与现场改善、服装品质管理与品质控制、服装生产成本管理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 |
7 | 服装专题设计 | 《服装专题设计》课程是服装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综合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服装创意思维设计训练,专题设计项目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习掌握服装产品的调查分析,服装的流行趋势分析,图稿样板分析,策略管理计划等专业知识技能,课程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教学思路,通过构建“学做一体化”情境,并以具体的专题设计项目任务为载体,通过项目任务组织实施教学。培养学生创意设计的能力与职业岗位素养。 |
8 | 服装制作工艺技术 | 《服装制作工艺技术》课程从设计,裁剪到工艺培养学生掌握中级服装制作人员所必须的服装制作工艺技能,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能力。本课程的岗位对接的技能要求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熟练掌握服装工艺技能,学习现代服装制造业的工艺型技能,是学生日后能够尽快的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 |
3.专业技能方向课程
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见表五。
表五 主要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教学内容及要求 |
1 | 服装市场营销 | 《服装市场营销》课程是培养学生具备管理、经济、法律、服装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熟悉服装市场营销的理论,熟练操作营销业务工作,具有基本的市场开拓能力。本课程通过项目训练,使学生掌握服装营销中市场营销,市场调研,市场开发策略等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大市场的经济导向,使学生能够 能够尽快的了解市场规则,为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
2 | 服装专业英语 | 《服装专业英语》是一门服装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是体现高职特色,适合当前服装行业工艺技术岗位能力发展要求的课程,包括最新技术等服装专业的诸多方面作为语言背景材料,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对外贸和跟单课程,制作加工课程都有进一步的了解,培养学生成为全面的专业技能人员。 |
3 | 服装产品策划 | 《服装产品策划》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服装流行趋势,即时进行产品的策划,即时完成样本的板型设计、工艺设计及产品的策划书,并同时提交市场调研报告。对服装品牌运作和品牌策划,市场动向和未来趋势的了解和学习,对服装产品的发展有定位有效设计和策划。 |
4.实习实训课程
实习实训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见表六。
表六 实习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教学内容及要求 |
1 | 服装制版师辅导及考证 |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微生物检验知识,粮油及其制品的检验,糕点糖果的检验,乳及乳制品的检验。通过两周的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参加检验员职业技能鉴定,通过考核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等级证书。 |
2 | 认识实习 | 通过企业认知实习,可以增进学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树立专业意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与企业对大学生的综合要求,便于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学习重点。 |
3 | 跟岗实习 | 通过跟岗实习,可以增进学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树立专业意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与企业对大学生的综合要求,便于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学习重点。实践中让学生在企业中进行设计、裁剪、结构制版、工艺设计、加工制作等的生产实习及服装材料的分析检测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加深对专业课程和理论知识的巩固。 |
4 | 顶岗实习 | 第五学期至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学生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顶岗工作,通过实习工作掌握有关服装设计以及加工制作相关操作,在实践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是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学生在服装企业的顶岗实习,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实践性融合,使学生对生产操作更加熟练,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做好铺垫。 |
5 | 毕业设计(论文) | 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从事设计和制作的技能能力。设计要求根据课题的性质和要求,写出毕业设计(论文)计划书,学生应当独立完成全部任务;设计方案应合理,理论分析和计算正确;论文的要求要明确突出,论据要充分,分析及论述要条理清楚;要注意体现技术上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实践性。 |
6 | 专项技能训练 | 专项技能训练是指在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根据专业特点,学生在企业完成某一工作任务的生产操作训练。通过专项技能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工作任务的加工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 |
7 | 专业综合技能实训 | 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是指在实训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企业或者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实习生的身份参与生产实践,包括岗前培训、跟班劳动、教师现场操作指导、实训总结等教学环节,一般安排在学生学完大多数专业课程之后进行。通过专业综合技能实训,使学生能够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了解企业文化、初步掌握本专业主要生产岗位的生产过程、生产设备及操作技能,熟悉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等实践环节,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基础。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全学期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见表七。
表七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单位:周
项 目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合计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理论教学 | 16 | 17 | 14 | 16 | 57 | ||
实践教学 | 1 | 4 | 2 | 18 | 14 | 49 | |
复习及考试 | 1 | 1 | 1 | 1 | 4 | ||
假期 | 5 | 6 | 5 | 6 | 5 | 27 | |
机动 | 1 | 2 | 1 | 2 | 1 | 1 | 8 |
入学教育及军训 | 2 | 2 | |||||
毕业教育 (毕业论文) | 4 | 1 | |||||
合计 | 52 | 52 | 44 | 148 |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进程见表九(后附)。
八、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人,占专业课教师的4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现计划引进有实践操作经验的服装专业教师1名。
2.专任教师
本专业专任教师均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和本专业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具有纺织服装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服装设计相关理论功底和结构制版裁剪,工艺设计以及制作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3年累计达到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本专业现有校内专业带头人1名,校外专业带头人1名。两位专业带头人均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服装加工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
4.兼职教师
本专业聘请纺织服装行业教育与企业的技术专家3名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聘请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兼职教师,担任或参与对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实践课程教学工作以及顶岗实习。聘请的兼职教师均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本专业教室均配备有黑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 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本专业校内将开设有服装工艺裁剪实训室、服装加工制作实训室,服装陈列展示室,服装CAD实训室。各实训室所需仪器设备配置如表八表所示。
表八 服装设计与工艺实训室设备配置附表
名称 | 主要实训内容 | 主要设备名称 | 数量(台/套) |
服装工艺裁剪实训室 | 结构设计; 推板制版; 打板裁剪; | 裁剪台 | 2 |
白坯布 | 若干 | ||
牛皮纸 | 若干 | ||
裁剪剪刀9寸 | 50 | ||
裁剪剪刀12寸 | 50 | ||
制版尺 | 50 | ||
服装加工制作实训室 | 熨烫;加工制作; 整合;整理包装; | 电动缝纫机 | 50 |
蒸汽烫台 | 2 | ||
锁边机 | 1 | ||
服装陈列展示实训室 | 立体裁剪;展示成衣;陈列产品 | 国际男半身人台 | 5 |
国际女半身人台 | 10 | ||
置物架 | 4 | ||
服装CAD实训室 | 服装CAD Photoshop Coeldraw | 电脑 CAD软件 | 50 |
3.校外实训室基本要求
本专业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服装设计与加工相关实践,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能够满足学生校外实训的要求。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本专业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其实习范围涉及各类服装的加工与材料检测等。各实习企业均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安排顶岗实习,并配备了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同时,各实习企业制定了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安全的规章制度,保障了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院建立了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学院配有图书室和阅览室,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本专业类图书主要包括:服装行业政策法规、有关生产技术、加工机械等国家安全标准等必备的技术资料,纺织服装大类专业学术期刊和有关服装加工的实务案例类图书。图书馆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或电子阅览服务,方便师生查询、借阅。
3.数字资源配备基本要求
本专业通过前期建设准备,已配备了与本专业各课程有关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教学视频、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
本专业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根据课程类型和性质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融“教、学、做、用”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手段
本专业各课程均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将课程资源库中的资料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课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仿真技术、网络技术,利用计算机专业软件、实训室的先进仪器设备和现代化网络技术等辅助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组织形式
本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以职业核心技能训练为主线组织教学。实验、实训课程可根据实际条件实施班级教学或分组教学,可根据需要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专业实验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生产现场组织教学。
(五)学习评价
1.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通过实习总结、鉴定合格,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方可毕业。
2.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应建立突出能力的多元(多种能力评价、多元评价方法、多元评价主体)考核评价体系,专业核心课程采用校内考核与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方式。校外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以企业评价为主,学院评价为辅,突出对学生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的评价。课程评价中采用学习过程记录、技能考核、成果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考察学生完成课业的情况。
(六)质量管理
(一)学院和二级分院建立了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了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了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二)学院和二级分院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三)学院建立了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四)纺织服装专业教研组织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毕业时学生应修完规定的所有课程,修满153个学分,并进行实践教学的训练,成绩合格,体育达标,思想品德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
1. 取得“1+X”证书,其中本专业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包括:服装制版师;
服装陈列设计师,取得以上任意一个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或是和纺织服装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均可毕业;
2.取得国家计算机等级一级证书;
十、附录
表九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分制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别/性质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代码 | 总学时数 | 其中实践课时 | 学 分 数 | 考核方式 | 各学期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 | |||||||||
考试 | 考查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6 | 18 | 18 | 18 | 18 | 18 | ||||||||||||
公 共 基 础 课 |
公 共 必 修 课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6101101 | 32 | 6 | 3 | √ | 2 | ||||||||
2 | 新疆地方史 | 6101102 | 36 | 6 | 3 | √ | 2 | ||||||||||
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 6101103 | 36 | 7 | 2 | √ | 2 | ||||||||||
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 6101104 | 36 | 7 | 2 | √ | 2 | ||||||||||
5 | 形势与政策1 | 6101105 | 16 | 0.25 | √ | 1 | |||||||||||
6 | 形势与政策2 | 6101106 | 18 | 0.25 | √ | 1 | |||||||||||
7 | 形势与政策3 | 6101107 | 18 | 0.25 | √ | 1 | |||||||||||
8 | 形势与政策4 | 6101108 | 18 | 0.25 | √ | 1 | |||||||||||
9 | 体育1 | 6101115 | 32 | 32 | 1 | √ | 2 | ||||||||||
10 | 体育2 | 6101116 | 36 | 36 | 1 | √ | 2 | ||||||||||
11 | 体育3 | 6101117 | 36 | 36 | 1 | √ | 2 | ||||||||||
12 | 体育4 | 6101118 | 36 | 36 | 1 | √ | 2 | ||||||||||
1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6101128 | 10 | 1 | √ | 2M5 | |||||||||||
14 | 军训 | 7101101 | 98 | 60 | 2 | √ | 38 | ||||||||||
15 | 英语1 | 6101110 | 32 | 10 | 2 | √ | 2 | ||||||||||
16 | 英语2 | 6101111 | 36 | 10 | 2 | √ | 2 | ||||||||||
17 | 高等数学 | 6101114 | 64 | 4 | √ | 4 | |||||||||||
18 | 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 | 6101121 | 64 | 32 | 4 | √ | 4 | ||||||||||
19 | 应用文写作 | 6101126 | 36 | 18 | 2 | √ | 2 | ||||||||||
20 | 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 6101122 | 38 | 1 | √ | 2F8 | 2F8 | ||||||||||
2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6000140 | 32 | 1 | √ | 2 | |||||||||||
22 | 美育 | 6000141 | 32 | 1 | √ | 2 | |||||||||||
23 | 劳育 | 6000143 | 32 | 1 | √ | 2 | |||||||||||
24 | 职业素养 | 6000142 | 36 | 36 | 2 | √ | 2 | ||||||||||
公共基础课小计: | 860 | 332 | 38 | ||||||||||||||
专 业 技 能 课
| 专 业 一 般 课 | 25 | 服装色彩与图案设计 | 2208201 | 64 | 32 | 4 | √ | 4 | ||||||||
26 | 服装款式造型设计 | 2208202 | 68 | 34 | 4 | √ | 4F17 | ||||||||||
27 | 服装材料学 | 2208203 | 64 | 32 | 4 | √ | 4 | ||||||||||
28 | 服装陈列与展示 | 2208204 | 64 | 20 | 4 | √ | 4F16 | ||||||||||
29 | 服装史 | 2208205 | 64 | 14 | 4 | √ | 4 | ||||||||||
专业一般课程小计: | 324 | 132 | 20 | ||||||||||||||
专 业 核 心 课 | 30 | 服装成衣结构纸板设计 | 2208206 | 68 | 34 | 4 | √ | 4F17 | |||||||||
31 | 服装CAD应用 | 2208207 | 68 | 34 | 4 | √ | 4F17 | ||||||||||
32 | 服装立体裁剪 | 2208208 | 56 | 36 | 3 | √ | 4F14 | ||||||||||
33 | 服装工艺基础 | 2208209 | 56 | 36 | 3 | √ | 4F14 | ||||||||||
34 | 成衣生产加工技术 | 2208210 | 64 | 32 | 4 | √ | 4F16 | ||||||||||
35 | 服装跟单与检验 | 2208211 | 56 | 30 | 3 | √ | 4 F14 | ||||||||||
36 | 服装专题设计 | 2208212 | 56 | 30 | 3 | √ | 4 F14 | ||||||||||
37 | 服装制作工艺技术 | 2208213 | 96 | 48 | 6 | √ | 6F16 | ||||||||||
专业核心课程小计: | 520 | 280 | 28 | ||||||||||||||
专 业 技 能 方 向 课 | 38 | 模块一* 服装销售方向 | 服装市场营销 | 2208214 | 32 | 10 | 2 | √ | 2 | ||||||||
39 | 服装专业英语 | 2208215 | 28 | 8 | 2 | √ | 2F14 | ||||||||||
40 | 服装产品策划 | 2208216 | 32 | 16 | 2 | √ | 2F16 | ||||||||||
服装企业管理方向课小计: | 92 | 34 | 6 | ||||||||||||||
41 | 模块二 服装设计方向 | 功能性服装设计 | 2208217 | 34 | 10 | 2 | √ | 2F17 | |||||||||
42 | 服饰配件设计 | 2208218 | 28 | 8 | 2 | √ | 2F14 | ||||||||||
43 | 服装时尚买手 | 2208219 | 32 | 16 | 2 | √ | 2F16 | ||||||||||
服装企业管理方向课小计: | 94 | 34 | 6 | ||||||||||||||
实 习 实 训 课 | 44 | 服装制版师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 | 2208220 | 60 | 30 | 2 | √ | 30L2 | |||||||||
45 | 认识实践 (缝制工艺实习) | 2208221 | 30 | 30 | 1 | 30L1 | |||||||||||
47 | 跟岗实习 (成衣工艺实习) | 2208222 | 120 | 120 | 4 | 30L4 | |||||||||||
48 | 专业综合技能实训 | 2208224 | 540 | 540 | 18 | 30 | |||||||||||
48 | 顶岗实习 | 2208223 | 420 | 420 | 14 | 30F14 | |||||||||||
49 | 毕业设计(论文) | 2208225 | 120 | 90 | 4 | 30L4 | |||||||||||
实习实训课小计: | 1290 | 1230 | 43 | ||||||||||||||
专业技能课小计: | 2226 | 1676 | 103 | ||||||||||||||
公共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小计: | 192 | 12 | ||||||||||||||
周学时数: | 27 | 27 | 27 | 25 | 30 | 30 | |||||||||||
总 数: | 3278 | 2008 | 153 | 508 | 488 | 490 | 424 | 540 | 5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