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计算机网络技术(510202)。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叁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举 例 | 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电子与信息大类 (51) | 计算机类 (5102)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64)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5) | 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 (2-02-10) 信息通信网络维护人员 (4-04-01) 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 (4-04-04) | 网络售前技术支持 网络应用开发 网络系统运维 网络系统集成 | 网站设计与开发相关的证书、网络相关证书、程序开发相关证书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信息通信网络维护人员、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网络售前技术支持、网络应用开发、网络系统运维、网络系统集成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 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全球视野;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 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了解信息技术、云计算和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4)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基本知识;
(5)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 TCP/IP 协议簇知识;
(6)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7)熟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结构组成及网络设备性能特点;
(8)掌握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知识;
(9)熟悉网络工程设计安装规范;
(10)掌握网络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
(11)掌握虚拟化及软件定义网络的基本理论及网络虚拟化知识;
(12)熟悉常用网络测试工具的功能和性能特点。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5)能够对网络设备、网络安全设备、服务器设备和无线网络进行安装与调试;
(6)能够熟练操作常用网络操作系统,并在 Windows 和Linux 平台上部署常用的网络应用环境;
(7)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规划和设计网络系统,并部署网络设备,对网络系统进行联合调试;
(8)能够设计、实施中小型网络工程和数据中心机房;
(9)能协助主管管理工程项目,撰写项目文档、工程报告等文档;
(10)具有计算机网络安全配置、管理与维护能力;
(11)具有网络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及维护能力和数据库管理能力;
(12)具有网络虚拟化及云平台系统搭建和系统平台设备配置部署能力。
4、职业态度
(1)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规定。
(2)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3)具有团队合作意识。
(4)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5)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热爱自己的职业。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育各种道德素质,提高法律素养、自觉遵纪守法,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本课程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通过课程学习,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树立历史观点、世界视野、国情意识和问題意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的国情中国社会的状况和自自己的生活环境。
3、英语
《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中英语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同时,高职英语课程要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在口语和书面写作时加以熟练运用;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能在职场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和陈述;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
4、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所涉及内容包括极限、导数与微分及其营养、定积分和不定积分常微分方程等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让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技巧和思想方法,为后设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其次,逐步培养了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问题能力,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综合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最后还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专业目标服务,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满足后继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需要。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内容涉及了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认知自我;接纳自我;情绪管理;合理优化学习心理;恰当处理人际交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以及远离网络危害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课程学习,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
6、体育
《体育》课程中身体素质锻炼贯穿始终,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中有所提高,掌握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技术,培养其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
7、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针对高职学生特点而组合开设的一门体现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强调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内容包括创业基础理论、创业意识、就业相关基本知识。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和技巧、增强创业意识和精神、了解国家就业方针和政策。开设这一课程,是深化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引导高职学生理性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帮助高职学生了解社会需要及认识自身优势,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发展,激发创业精神。
8、军事教育与训练
《军事教育与训练》课程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激发爱国热情,树立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性、纪律性,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主要内容为:了解我国近代国防史和世界军事形势,增强国防意识。了解现代武器,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和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和作风。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促进校纪校风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学生军事训练教学采用集中训练与军事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军训时间为2周。
9、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信息道德与安全准则,培养学生称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意识,培养民族精神,确立清晰系统的价值取向,养成学生正确的道德意识、良好的行为规范、充沛的职业尊严,增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和企业文化精神,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础。
(二)专业(技能)课程
1、计算机网络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新技术的新发展,从网络层次结构模型的应用层到物理层来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进行描述,掌握计算机网络各层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所采用的技术,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学会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设计方法,对典型计算机网络(Internet)的特点和具体实现有基本印象,初步培养在 TCP/IP协议工程和L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最基本方法,为后续各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2、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
使学生全面掌握C语言的基本理论、基本编程方法、基本内容和主要应用领域;了解C语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问题;培养具有较强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计算机编程人才。在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善于沟通表达、创新学习、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知识和学生就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内容为语言基础知识,了解C语言的发展过程,掌握C语言的特点、结构与标识符、常量和变量及其C语言的数据类型,掌握C语言的常用运算符和表达式,理解并掌握算法的含义,掌握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理解并掌握一维数组、二维数组,理解并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理解掌握指针、指针变量、指针与数组、指针与字符串和指针与函数,理解定义和使用结构体类型。
3、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
使学生掌握网络系统结构和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熟悉综合布线产品,熟悉综合布线的相关标准,熟悉设计方式和规范,掌握安装规范和技术,熟悉综合布线从设计到施工安装到测试验收的工作流程,具备项目管理能力,能承担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现场安装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测试验收等工作任务。
4、网络操作系统(Linux)
通过对操作系统的学习以及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使高等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安全与管理领域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地使用Linux操作系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专业方面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5、网络数据库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理论;(2)掌握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及其使用;(3)熟悉数据库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4)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5)游标、触发器、存储过程的应用;(6)熟悉数据库系统的实施和维护, 熟悉数据库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角色、用户和权限;(8)数据库还原和备份、维护计划;(9)规划索引、创建并维护索引;(10)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动向。
6、网站设计与开发(web前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HTML、CSS及JavaScript等基本的理论知识;掌握应用上述理论知识,制作基本网页、设计网页布局、实现多样化及良好客户体验的页面效果等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特色网页。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HTML,主要包括网页基本组成元素,网页框架、超文本链接、表单、表格、层等。CSS,产要包括修改网页元素,主要包括修改文字颜色及背景、调整字符间距、单词间距、添加文字修饰、设置文本排列方式、设置段落缩进、调整行高、转换英文大小写、设置颜色、设置背景颜色、插入背景图片、设置背景图片位置、设计边框样式、调整边框宽度、设置边框颜色、设置边框属性等。JavaScript,包括JavaScript基本语法、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函数、JavaScript事件分析、图片和多媒体文件的使用、JavaScript对象的应用、浏览器内部对象、内置对象和方法等。
7、网络安全与防护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计算机原理、通信原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理论基础上,对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有一个系统的、较全面的了解;首先要理解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使用方法;掌握日常的网络管理及维护;知道网络管理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具体实现技术,国际标准、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动向等知识;理解计算机网络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内容;知道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面临的挑战和现状;了解网络安全策略以及网络安全体系的架构,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掌握入侵检测的技术和手段。了解设计和维护安全的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基本手段和常用方法。总之,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该具有较系统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知识,并在实际应用时具备一定的网络维护能力;具有一定的防范非法入侵、维护系统安全性的能力。
8、云计算应用技术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从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入手,由浅入深学习云计算的各种相关知识,学会云计算的相关关键技术和云部署模式,以及云计算机制,同时通过实践学习容器云的操作与应用,以梳理知识脉络和要点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云计算的相关思想。本课程除要求学生掌握云计算的基础知识和理论,重点要求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实践环节说明
1.企业网络组建项目实训
本课程是网络专业的核心实训课,它是在《TCP/IP 协议》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讲述网络互联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内容包括:TCP/IP 协议;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BGP、OSPF、RIP 路由协议,路由器,ACL,防火墙;802.11 协议、无线路由器及无线网卡;局域网组建,虚拟子网划分等。
2.综合布线与网络设备实训
掌握综合布线的基础知识,自主地进行方案设计,从事网络工程施工,配置交换设备和路由设备,选择传输介质,进行测试,组织验收和鉴定,解决以太网常见问题。
3.企业服务器架设项目实训
置和管理文件与打印服务器;配置与管理dns服务器;配置与管理dhc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WEB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电子邮件服务器;配置与FT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数字证书服务器;配置与管理bbs论坛和即时通信等。
4.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实训
通过网站开发实例,使学生了解一个完整的网站开发项目的工作流程,同时针对工科学生缺少美术基础的特点,通过网站实例培养学生基本的艺术美感,达到美化网页设计,提高网站界面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网站编程逻辑处理能力。
5.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并巩固和扩大学生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训练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6.顶岗实习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意志,感受企业文化,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并遵循良好的规范。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见附录中的表一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和表二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分制教学进程表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序号 | 姓名 | 专/兼职 | 职称/职业资格 | 备注 |
1 | 荣喜丰 | 专职 | 高级网络工程师 | 兼职教师都是相关专业知名专家能手。这只师资队伍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爱岗敬业,业务素质较高 |
2 | 郁杨 | 专职 | 副教授 | |
3 | 徐丽 | 专职 | 副教授 | |
4 | 闫志英 | 专职 | 讲师 | |
5 | 常建辉 | 专职 | 助教 | |
6 | 张静 | 专职 | 助教 | |
7 | 曾维薇 | 专职 | 助教 | |
8 | 黄涛 | 专职 | 助教 | |
9 | 李海军 | 专职 | 助教 | |
10 | 罗超 | 兼职 | 高级工程师 | |
11 | 李亚丽 | 兼职 | 高级工程师 | |
12 | 哈山 | 兼职 | 高级工程师 |
(二)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 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教室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 WiFi 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1)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
配置计算机,多功能综合布线实训墙,综合布线实训台、布线认 证测试仪、光纤熔接机等设备,WiFi环境,安装Office套件或AutoCAD 软件等。支持信息网络布线、网络系统集成、项目实践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2)路由交换实训室
配置计算机,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无线控制器、无线 AP、路由器、无线路由器等设备,WiFi 环境,安装 Office 套件、Packet Tracer、GNS3、eNSP模拟软件、HCL模拟软件、网络管理软件,支持路由交换技术、网络运行与维护、高级网络互联技术、无线局域网组建、网络构建与管 理实践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3)网络安全实训室
配置计算机,服务器、防火墙、VPN 网关、安全审计、入侵防护系统、网络隔离、网络存储、电口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设备,互联网接入,安装 Office 套件、Windows Server、CentOS、Linux 软件等,支持网络安全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运行与维护、网络系统集成、 网络存储技术、Linux 操作系统管理、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管理、 网络工程实践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4)虚拟化技术实训室
配置计算机,服务器、SDN 软件或设备,WiFi 环境,安装 Office 套件、云管理平台软件等,支持SDN 技术、网络虚拟化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网站开发技术、网络应用开发实践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运行与维护、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应用开发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 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网络售前技术支持、网络应 用开发、网络系统运维、网络系统集成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网络技术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安排顶岗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 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使用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专业教材。学校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学院配有图书室和阅览室,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学院共有专业图书资料35.27万册,中文纸质专业期刊177种,电子专业期刊204种。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有关网络技术、方法、思维以及实务操作类图书及电子图书,信息技术和传统文化类文献等。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网络信息点数800个,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15GB,上网课程数43门,数字资源量2014GB,其中电子图书41GB。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教学资源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学可操作性等因素,选用多元化教学法,辅助其他的教学方法(如:常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1)“讨论”教学法
课堂较为灵活,教学过程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根据长期工作的经验总结,模拟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示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快、更直观地掌握表现方法的应用,精选一些典型实例进行示范教学,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且加快学习进程。
(3)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
(五)学习评价
使用多元化考评体系,结合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课程考评(期中期末考评)的方法。过程考评主要考核学生的技能和素质,课程考评主要考查知识掌握情况。
考核办法:课程考评的具体方法是以闭卷的形式,以书面形式考查学生知识点掌握与应用。过程考评用来考核团队合作精神、积极探索的精神、操作任务和技能训练完成情况。过程考评则由自我评价、分组组长评价及教师评价三部分构成,主要考核学习过程,着重考核学生的自觉、自律能力、平时学习情况及职业素养。从考勤、课堂学习、实训报告、达标检测题四个方面考核。
技能考试,过程考评占60%(自我评价占10%,分组长评价15%,教师评价35%),期末考试占40%。
(六)质量管理
1.学院和二级分院建立了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了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了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学院和二级分院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院建立了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组织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毕业时学生应修完规定的所有课程并进行实践教学的训练成绩合格,体育达标,思想品德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
1.学生修满172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必须修满38学分,专业基础课14学分,专业核心课41学分,网络运维方向拓展课12学分,信息系统拓展课12学分,实习实训课43学分,公共选修课12学分;
2.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3.取得1+X证书中与本专业相关一项中级证书。
4.取得行业认证资格或水平证书初级及以上。
5.取得市场认可度高的企业认证中级及以上。
注:其中第4项和第5项为可选项。
十、附录
项 目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合计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理论教学 | 16 | 16 | 16 | 16 | 0 | 64 | |
实践教学 | 2 | 2 | 2 | 18 | 18 | 42 | |
复习及考试 | 1 | 1 | 1 | 1 | 1 | 5 | |
假期 | 5 | 6 | 5 | 6 | 5 | 27 | |
机动 | 1 | 2 | 1 | 2 | 1 | 1 | 8 |
入学教育及军训 | 2 | 2 | |||||
毕业教育 | 1 | 1 | |||||
合计 | 52 | 52 | 45 | 149 |
表二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分制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别/性质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代码 | 总学时数 | 其中实践课时 | 学 分数 | 考核方式 | 各学期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 | ||||||||
考试 | 考查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6 | 18 | 18 | 18 | 18 | 18 | |||||||||||
公共基础课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6101101 | 32 | 6 | 3 | √ | 2 | ||||||||
2 | 新疆地方史 | 6101102 | 36 | 6 | 3 | √ | 2 | |||||||||
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 6101103 | 36 | 7 | 2 | √ | 2 | |||||||||
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 6101104 | 36 | 7 | 2 | √ | 2 | |||||||||
5 | 形势与政策1 | 6101105 | 16 | 0.25 | √ | 1 | ||||||||||
6 | 形势与政策2 | 6101106 | 18 | 0.25 | √ | 1 | ||||||||||
7 | 形势与政策3 | 6101107 | 18 | 0.25 | √ | 1 | ||||||||||
8 | 形势与政策4 | 6101108 | 18 | 0.25 | √ | 1 | ||||||||||
9 | 体育1 | 6101115 | 32 | 32 | 1 | √ | 2 | |||||||||
10 | 体育2 | 6101116 | 36 | 36 | 1 | √ | 2 | |||||||||
11 | 体育3 | 6101117 | 36 | 36 | 1 | √ | 2 | |||||||||
12 | 体育4 | 6101118 | 36 | 36 | 1 | √ | 2 | |||||||||
1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6101128 | 10 | 1 | √ | 2M5 | ||||||||||
14 | 军训 | 7101101 | 98 | 60 | 2 | √ | 38 | |||||||||
15 | 英语1 | 6101110 | 32 | 10 | 2 | √ | 2 | |||||||||
16 | 英语2 | 6101111 | 36 | 10 | 2 | √ | 2 | |||||||||
17 | 高等数学 | 6101114 | 64 | 4 | √ | 4 | ||||||||||
18 | 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 | 6101121 | 64 | 32 | 4 | √ | 4 | |||||||||
19 | 应用文写作 | 6101126 | 36 | 2 | √ | 2 | ||||||||||
20 | 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 6101122 | 38 | 1 | √ | 2F8 | 2F8 | |||||||||
2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6000140 | 32 | 1 | √ | 2 | ||||||||||
22 | 美育 | 6000141 | 32 | 1 | √ | 2 | ||||||||||
23 | 劳育 | 6000143 | 32 | 1 | √ | 2 | ||||||||||
24 | 职业素养 | 6000142 | 36 | 36 | 2 | √ | 2 | |||||||||
公共基础课小计 | 860 | 332 | 38 | 19 | 17 | 5 | 7 | |||||||||
专业技能课 | 专业基础课 | 25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4402201 | 72 | 40 | 4 | √ | 4 | |||||||
26 |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 | 4402202 | 72 | 40 | 4 | √ | 4 | |||||||||
27 | 职业定位与发展 | 4402203 | 32 | 10 | 2 | √ | 2F16 | |||||||||
28 | 创新创业实践 | 4402204 | 32 | 10 | 2 | √ | 2F16 | |||||||||
29 | 求职能力提升训练 | 4402205 | 32 | 10 | 2 | √ | 2F16 | |||||||||
专业基础课小计 | 240 | 110 | 14 | |||||||||||||
专业核心课 | 30 |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 | 4402206 | 64 | 36 | 4 | √ | 4F16 | ||||||||
31 | 网络组建与互联 | 4402207 | 64 | 36 | 4 | √ | 4F16 | |||||||||
32 | 网络操作系统(Linux) | 4402208 | 64 | 36 | 4 | √ | 4F16 | |||||||||
33 | 云计算应用技术 | 4402209 | 64 | 36 | 4 | √ | 4F16 | |||||||||
34 | Java程序设计 | 4402210 | 64 | 36 | 4 | √ | 4F16 | |||||||||
35 | 网络数据库管理 | 4402211 | 64 | 36 | 4 | √ | 4F16 | |||||||||
36 | 网站设计与开发(web前端) | 4402212 | 64 | 36 | 4 | √ | 4F16 | |||||||||
37 | 虚拟化技术 | 4402213 | 64 | 36 | 4 | √ | 4F16 | |||||||||
38 | 网络安全与防护 | 4402214 | 96 | 50 | 5 | √ | 6F16 | |||||||||
39 | 数据分析与挖掘 | 4402215 | 64 | 36 | 4 | √ | 4F16 | |||||||||
专业核心课小计 | 672 | 374 | 41 | |||||||||||||
专业技能方向课 | 40 | 模块一 | 云计算工程项目实施 | 4402216 | 64 | 36 | 4 | √ | 4F16 | |||||||
41 | 云存储技术 | 4402217 | 64 | 36 | 4 | √ | 4F16 | |||||||||
42 | 云平台运维技术 | 4402218 | 64 | 36 | 4 | √ | 4F16 | |||||||||
43 | 网络运维方向课小计 | 192 | 108 | 12 | ||||||||||||
44 | 后台系统应用设计与开发 | 4402219 | 64 | 36 | 4 | √ | 4F16 | |||||||||
45 | 模块二 | 信息化项目开发与应用 | 4402220 | 64 | 36 | 4 | √ | 4F16 | ||||||||
46 | python语音设计 | 4402221 | 64 | 36 | 4 | √ | 4F16 | |||||||||
47 | 信息系统方向课小计 | 192 | 108 | 12 | ||||||||||||
实习实训课 | 48 | 专业实践
| 企业网络组建项目实训 | 4402222 | 60 | 60 | 2 | √ | 30L2 | |||||||
49 | 综合布线与网络设备实训 | 4402223 | 60 | 60 | 2 | √ | 30L2 | |||||||||
50 | 企业服务器架设项目实训 | 4402224 | 64 | 64 | 2 | √ | 4F16 | |||||||||
51 | 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实训 | 4402225 | 60 | 60 | 2 | √ | 30L2 | |||||||||
52 | 考工辅导及取证 | 4402226 | 60 | 60 | 2 | √ | 30L2 | |||||||||
53 | 毕业设计 | 毕业设计 | 4402227 | 90 | 90 | 3 | 30L3 | |||||||||
54 | 顶岗实习 | 顶岗实习 | 4402228 | 450 | 450 | 30 | 30F15 | |||||||||
实习实训课小计 | 844 | 844 | 43 | |||||||||||||
专业技能课小计 | 2140 | 1544 | 122 | |||||||||||||
公共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小计 | 192 | 12 | |||||||||||||
周学时数 | 29 | 28 | 21 | 25 | 24 | 30 | ||||||||||
总 数 | 3192 | 1876 | 172 | 486 | 528 | 510 | 510 | 468 | 5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