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继续推进学院公共基础课改革工作,2024年7月6日,公共基础学院集中召开“三教改革”总结报告会。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语文教研室主任、体育教研室主任、数学教研室教师、计算机教研室教师、英语教研室主任、音艺教研室主任分别对各课程本学期“三教改革”情况进行汇报。现将会议内容总结如下:
数学教研室:高职轻工分院、高职各分院五年一贯制均在本学期开设了《高等数学》课程。本学期高职、五年一贯制《高等数学》面授课时均为32,较之前减少了32节面授课程,同时学生数学基础薄弱,高数挂科率居高不下的学情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教材方面。本学期高职及五年一贯制《高等数学》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骈俊生主编教材。该书是新型态一体化教材,书中二维码链接有微课程,学生可以用手机随扫随学。经过一学期的使用,该教材具有一定的优势以及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不适应的劣势,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自我调整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正在积极寻找国家教材目录中合适的教材。二、教师方面。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与兼职教师的交流与沟通,统一教学计划,使他们清晰的知晓需讲授的章节,教学进度,教授知识的难易程度,以及考察的重难点等。同时定期组织数学教师教学研讨会,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依托青蓝工程通过听课、评课,以及带领青年教师参与教师基本功大赛,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现场课大赛等多种形式培育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迅速的成长起来。
三、教法方面。
教法方面以《高等数学》网络课程为依托采用学生为主的翻转课堂教学。针对学生基础较好,学习主动性强班级,上课人数合适的班级可以增加学生线上学习的内容和难度,同时在面授课中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转为针对学生线上学习的问题进行辅导、答疑,实现以学生为主的翻转课堂教学。利用网络课程,结合教材配套在线开放课程,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达到对基础知识薄弱学生的填缺补漏,以及学习好的同学的进一步自我学习和发展。
四、学生评价方面。在《高等数学》网络课程多层次、多类型的基础上,《高等数学》课程补考线上考试全面开展。本学期轻工、水建、机电、信息各分院高数补考均采用了线上补考的方式,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课程中的视频、题库进行有效的再学习,实现《高等数学》的有效学习从而提高补考成绩。
语文教研室:一、教学方式改革。1.活页式教学体系。根据专业特点,课程安排,采取灵活机动的活页式教学。授课过程中因有班级实习,所以无法实现大班课的同步教授,采取活页式教学,灵活调整模块顺序,既保证了授课进度,又不影响合班后的整体效果。针对职业教育活动周,提前讲授求职信、个人简历,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进入真实的面试场景,理论联系实际,查漏补缺;针对学院近期开展的禁毒演讲比赛、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创客大赛等活动,讲授主持词、演讲稿等板块内容。2.立体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构建过程式教学法与项目式教学法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一方面,通过体裁教学法使得学生掌握各种不同文种的写作方法能提高写作技能。另一方面,课堂管理模式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强调“做中学”的学习模式,提倡学习者参与学习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学习应用文的兴趣,更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他们实际应用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及职场所需的职业素质,为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培养“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全面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
计算机教研室:1.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办公软件升级换代,及时更新教材。中职中专班使用国家统编版的《信息技术》,技工班使用《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教材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认知兴趣,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每一章明确项目要点和技能目标,创建贴近生活的工作场景,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章后工作实训,以案例形式融入多个知识点,把实际应用问题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提高学习积极性。2.教学方式。(1)理论教学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工作场景导入、知识讲解、操作演示等多种方法上机形式多样化。(2)组建项目实做小组,通过班级小报设计排版、教材一节内容幻灯片制作、班级成绩汇总与分析等实际项目的锻炼,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的应用当中,在制作中学习、改进、完善、提高,学习以致用,同时体现自身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体育教研室:
(一)食品工程学院
1.运用“天天跳绳APP软件”系统,体育教学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天天跳绳APP软件”主要功能:
(1)AI互动计数
创新的AI互动计数,免去额外硬件,轻装上阵做运动。手机对准人体,与屏幕中的元素进行互动训练得分。实时自动记录训练成绩,统计成长数据,一起达成每日运动目标。
(2)在家就能做运动
在室内外都可以进行自我训练,或帮助孩子提升体能——可选择体测体考相关的跳绳、仰卧起坐、体前屈等项目;也有实用的开合跳、全身入框、深蹲、跑步训练;还有多种组合训练和趣味运动。
(3)体育作业管理系统
老师和家长双方通过系统管理孩子每日课外体育。认证老师可快捷地布置并检查作业,还可以自主创建云比赛或体测;家长在手机上轻松查看作业,孩子完成后自动统计完成情况,还可以和同伴同学一起运动。
(4)训练激励、养成运动习惯
参加官方项目排行榜,和好友或班级同学PK,看谁跳的远、跑得快。还有各类活动收集奖牌,提升经验等级,收获快乐与自信。
2.制定“运用‘天天跳绳APP软件’完成体育线上作业实施方案”。明确操作流程,学生全员参与。具体实施两个方面:体育作业和跑步打卡。
3.优点:
(1)改变传统考核评价方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平时30%,线上30%,线下40%,)。
(2)不受场地、时间限制。
(3)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4)发展特色体育,实现环境育人。
4.存在的困难
(1)存在个别顶替打卡现象
(2)个别项目识别度有待提高
(3)布置作业和评价考核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现代服务学院
1.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创新
教学改革后的体育课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体育项目,而是融入了更多元化的内容。在每天的早操,我们引入了健美操、跑台阶、变速跑训练等新兴课程,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身体活动,拓展了他们的运动视野。
2.教学方法的转变与提升
摒弃了单一的讲授式教学,采用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在团队中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寻找答案,提升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游戏化教学将运动与趣味相结合,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掌握技能。
3.学生身体素质的显著改善
4.运动技能的有效掌握
5.学生兴趣与参与度的高涨
6.学生心理状态的积极影响
(三)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1.考核方式:体育课总评(100%)由平时考勤纪律(30%)、线上APP打卡(30%)和期末考试(40%)三部分组成。
2.早操(平时考勤30%):晨跑和跳操相结合,每学期18次,
3.线上APP打卡(30%):跳绳6次,引体向上或屈臂悬垂(男生)仰卧起坐(女生)3次,乒乓、羽毛球、篮球、足球等项目9次,总共18次。
4.第二课堂:羽毛球,一周一次,18次课,大一大二各50人,每班9次课。
(四)数字商贸学院
1.早课锻炼,以专业为单位每周开展1次,时长为30分钟,主要以跑操、跳绳、健身操等形式开展。每30分钟计0.7课时,本学期计划共执行18周,13课时。
2.课后锻炼,依托于体育教学APP线上开展,任课教师每周制定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锻炼。完成1个训练任务计0.3课时,本学期计划共执行18周,5课时。
(五)机电学院
早操,300人,大一身体素质练习,大二开展篮球、足球、羽毛球等。
(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1.早操,分批进行
2.第二课堂,两个班,每班50人,篮球项目。
英语教研室:
1.现代服务学院护理及学前专业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现代服务学院对《英语2》进行了三教改革,进行改革的班级有学前教育231、232班,护理231、232、233、234班
(1)教师改革:引入护理专业教师周青作为辅讲教师,与专职教师邓时莉共同授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建立教师团队的协作机制,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和经验分享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
(2)教材改革:选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医护英语》创新职业英语系列教材,该教材内容贴合护理专业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结合教材内容,开发校本网络课程,编辑试题库,满足教学的测试需求。
(3)教法改革: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真实的医护工作场景,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进行英语交流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项目教学法,布置与医护英语相关的项目任务,如撰写护理病历、制作英文护理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现代服务学院旅游专业
(1)课程内容改革
结合导游服务能力大赛口语表达环节的 80 题,将实际工作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导游服务英语表达,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其次,在教学中加入英语拼读技能和音标,帮助学生改善语音语调,解决记忆单词困难的问题,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方法改革
采用双导师进课堂的模式,邀请金牌导游和校内专业教师共同授课。金牌导游导师带来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最新动态,校内教师则提供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提升教学效果。模拟大赛比赛现场,组织学生进行多次模拟训练,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力。
(3)教材改革
结合旅游英语教材,对导游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讲解,包括景点介绍、游客接待、行程安排等,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同时,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更新和补充,使其更贴合实际工作需求。
3.食品工程学院
本学期的教学方面,依旧延续了上学期的教学模式。课时分配:64课时。其中A班:36课时为单元内容,四级讲解模块占24课时,复习占4课时。B班:42课时为单元内容,基础阅读练习模块占18课时,复习占4课时。
本学期A班加入了大量的四级练习与讲解内容,为A班学生参加6月的四级考试打下基础。B班作为四级考试的后备军,也安排了相应的基础阅读练习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从易到难,一步一步适应四级阅读的难度。
经过本学期的分层教学,教师观察到:
(1) A班的尖子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在经过一年的培优式教学后,这一部分学生在英语能力、英语水平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具有参与四级考试的英语水平。
(2)A班的中间同学,在经过分班调整后,有了学习动力,在学习态度上有所改变,有了你追我赶的紧迫感。
(3)B班留下来的尖子同学,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学习状态,由于需要起到表率作用,这部分同学学习更加努力,在阅读、单词背诵、语法掌握方面有了较大提升。
(4)转到B班的同学,经过转班这一“挫折”后,并未自暴自弃,而是展现出决心踏实努力学习的态度,在班级中默默努力,提升英语水平。
(5)其他同学在学习上也有一些改观,上学期挂科同学在这学期更加努力,经过此次期末考试后,并未有挂科现象,总以看见他们的努力已经起到了作用。
4.水利工程学院
水利工程学院对21建筑五年一贯制1、2班高职实用英语二进行课程改革,在“三教”改革的视域下从价值引领,职场接轨,行动导向,线上线下,多元评价,反思总结六个切入点探讨高职英语课程的改革实践与探索。
公共基础学院
2024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