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晚自习,水利建筑工程学院举办“行走的思政课”成果展示交流会,全面总结实践育人成效,展现学生在实践中的思想升华与成长蜕变。
在农业节水灌溉实践展示中,学院师生走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开展田间课堂,参与滴灌系统铺设、水肥一体化设备调试、土壤墒情监测等实践环节,将书本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代农业专业学生代表在分享中讲道:“当亲手触摸到节水灌溉管道,目睹科技如何让荒漠边缘的农田焕发生机时,我们深刻领悟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意义。作为水利人,必须扛起‘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时代责任。”
在兵团军垦博物馆参观时,师生通过文物观摩、历史场景复原、老军垦口述史整理等活动,沉浸式感悟兵团精神的内涵与力量。一名学生在展示中讲道,军垦战士“不与民争利、不与民争水、不与民争地”的誓言,让我读懂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这种精神跨越时空,始终是激励我们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
在思政教育与社会服务结合方面,学院组织师生走进养老院开展“银发课堂”志愿服务。学生们聆听兵团第一代建设者金茂芳老人讲述扎根边疆、抡着坎土曼开垦荒原的奋斗故事。学生分享时感慨道:“老人们布满老茧的双手和依然炽热的目光,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的担当。这种鲜活的教育,胜过千言万语的理论说教。”
在此次行走思政课成果展示中,家长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反馈成为动人篇章。每位同学都展示了家长的手写信件与视频寄语,字里行间满载对学校育人模式的肯定。一位家长在视频中讲到,孩子自从入学后,变化非常大,时常主动参与到家庭劳作中来,知道了农民的辛苦。这些真挚反馈,成为检验行走思政课育人实效的温暖注脚。
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韩东总结指出,“行走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学院坚持“思政铸魂、实践砺行”,打造“家校共育人、红色场馆悟精神、社会服务践初心”三位一体育人模式,让思政教育更具体。
未来,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思政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模式,努力培养扎根边疆建设的水利建筑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