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千然 报道)为深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发展,助力青少年职业认知启蒙,5月16日,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以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为契机,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实践活动,邀请石河子市第22中学百余名师生走进学校红色育人场馆、实验实训基地,通过红色文化浸润和沉浸式职业体验、场景化技能实践,近距离感受职业教育的魅力,让青少年在探索中播撒未来职业理想的种子。
本次活动将红色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体验深度融合,将专业课程拆解为适龄化体验项目,通过具象化的职业场景,帮助学生理解‘专业-职业-产业’的内在关联,引导青少年建立初步的职业认知框架。马克思主义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的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基地展开沉浸式教学,学生们分批次参观了学校耕心树人广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食品化工综合实训基地、工程实训中心,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在职业教育体验中感悟工匠精神。
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政教师团队以兵团老兵屯垦戍边的光辉事迹为切入点,通过智能交互系统展示新时代新疆发展成就,向青少年提问“作为新时代'小胡杨',我们该如何接续奋斗?”这一问题随即在青少年间引起热烈讨论,青少年纷纷表示,自己要像兵团前辈那样,把个人理想种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当实践课堂转入食品化工综合实训基地,精密的分析仪器与现代化的生产线瞬间点燃了青少年的好奇心,食品工程学院教师讲解了农残检测操作具体流程,并顺势引导:“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不仅需要责任心,更要掌握精准的检测技术。”青少年通过分组参观食品快检设备、观摩食品检测流程,深刻感受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工程实训中心的智能工厂模拟区则成为“未来工程师”的启蒙课堂。“智能制造如何创造新职业?未来的技术工人需要哪些核心能力?”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教师向青少年提出实践性议题。青少年通过参观可编程控制器、工业机器人等实训室,引发了对“科教兴国”战略的思考。青少年在观摩PLC编程中兴奋地感慨:“原来编程就像拼乐高,每一步都影响最终结果,工程师必须既严谨又有创意!”
从精密仪器前的屏息凝神,到智能车间里的惊叹连连,这场职业启蒙实践如同一把钥匙,为青少年打开了认知职业世界的新视窗。未来,学校将开发“职业启蒙课程资源包”,联合中小学建立常态化职业体验机制,并依托虚拟仿真实训技术打造“云端职业体验馆”,让更多青少年看见职业教育的广阔天地,为培养“有根有魂”的时代新人贡献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