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石职动态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借项目化教学打通三教改革 “最后一公里”

王需 杨慧报道在教育部深化“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战略指引下,项目化教学作为打通“岗课赛证”融通育人链条的核心载体,正成为职业院校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路径。2025年10月13日下午,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史文革带领学校班子成员、各二级学院及部门相关负责人赴商贸物流产教融合基地,专题考察数字商贸学院项目化教学实践情况。此次活动不仅聚焦教学实践,更直观展现了学校在“三教改革”背景下,推进项目化教学的探索成果与实施成效。

实地观摩:真实项目让“岗课融合”落地生根

“同学们,结合前期市场调研数据,针对这款本地农产品优化直播话术,要贴合消费者需求痛点……”在南区实践基地电商直播实训区,数字商贸学院学生围绕花园乳业厚牛奶推广任务忙碌的身影,构成了项目化教学的鲜活场景。有的调试直播现场灯光、梳理讲解逻辑,有的记录数据、分析观众反馈——这并非模拟训练,而是学校与企业共建的真实商业项目,将岗位标准直接转化为教学任务。

数字商贸学院院长栗劲松讲解说,从电商直播、营销策划到物流实操的全链条教学场景,均贯穿“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理念,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的精准对接。在物流课程实训区,顺丰物流技术人员与校内教师组成“双师教学团队”,共同指导学生操作智能设备,完成货物分拣、路线规划等企业真实业务。“以往学生只能死记流程,现在通过真实项目,既能掌握技能又能理解运营逻辑。”实训教师刘炫坊的感慨,道出了项目化教学的核心价值。现场,花园乳业负责人还与师生围绕“分众营销策略”展开研讨,让课堂兼具“动手实操”的热度与“理论思辨”的深度。

研讨交流:碰撞思想,明晰项目化教学方向

观摩结束后的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围绕项目化教学的实践路径与优化方向展开深度交流,碰撞出兼具针对性与前瞻性的思路。教师工作部王丽指出,项目化教学通过任务拆解与自主探究,有效激发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这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改理念高度契合;教务处徐海霞聚焦评价体系建设,提出需构建“学校考核+企业评价”的多元机制,平衡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

副院长马彩梅从课程体系建设角度建议,需进一步梳理项目与课程的层级关联,实现“项目分层设计、能力递进培养”。副院长张金果则关注可持续发展,提出要建立项目资源库与成果转化机制,让教学实践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这是一次务实的现场示范,核心是要学透‘专业与企业共生、学生与岗位共进’的理念。”林炯院长指出,各部门、各二级学院要对照数字商贸学院的经验,学习背后的理念——如何将专业与企业紧密结合,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肯定成效的同时,与会人员也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总结部署:以项目化教学为抓手,深化三教改革

“项目化教学是落实三教改革的重要抓手,根本目标是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地方需求。”史文革书记在总结中站在职业教育类型发展高度,为全校改革划定路线图。他强调,各二级学院需结合专业特色找准切入点,如工科可聚焦技术攻关项目,文科可深耕服务类真实任务;针对教师工作量核算、活页式教材开发、评价体系建设等难点问题,各部门要协同破题,构建“教师有动力、学生有收获、企业有认可”的长效机制。

此次调研与研讨,既是数字商贸学院项目化教学的成果展示,更是学校深化三教改革的生动缩影。从课堂到实践基地的空间延伸,从学校到企业的主体协同,从技能培养到素养提升的目标升级,项目化教学正成为我校落实“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引擎”,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